一、企業基本情況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主要業務涵蓋圖書、報刊、電子音像和數字網絡出版物的出版,出版物印制發行,出版物資貿易和文化投資等方面,現有各級子公司90余家,員工萬余人,是河北省最大的綜合性文化企業集團。
2021年,集團公司在河北省委的正確領導和省委宣傳部的指導支持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導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全年共有12個先進集體、28名先進個人和269種優秀出版物受到國家級、省級表彰,企業資產質量和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升。集團公司“四名工程”建設經驗做法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
二、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的制度安排和主要成效
(一)持續加強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集團公司黨委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深刻理解“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持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簡報、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刊發集團公司黨史學習教育稿件260余篇。持續完善黨組織前置研究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制度,進一步厘清企業各治理主體權責,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和黨員隊伍建設,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得到進一步增強。1個基層黨委、2名黨員干部受省直工委“兩優一先”表彰,1個基層黨支部經驗做法入選省直工委黨建工作創新案例。努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持續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全力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意識形態工作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認真履行意識形態和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不斷強化各級黨組織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確保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動權。壓緊壓實屬地管理和主管主辦責任,持續強化對集團公司各類出版物、報刊傳媒及信息平臺的監管,嚴把政治關、導向關、內容關,定期做好意識形態領域的分析研判和督導檢查,確保意識形態陣地安全。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2021年集團公司入選河北省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優秀機構類”典型案例。
(三)持續完善履行社會責任的制度舉措。堅持政治家辦出版,嚴格執行各項出版管理制度,加強對出版物出版各環節的管理,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始終在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上立場堅定。充分發揮編委會職能作用,全年召開編委會10次,對年度選題和重點選題計劃等進行研究把關,進一步加強了對重大出版事項的引領、指導、協調和監督。強化從選題策劃到印制發行的出版物質量全流程管控,嚴格落實“三審三?!?、重大選題備案等制度,充分發揮集團公司出版物印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職能作用,強化對從業人員的行業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技能的教育培訓,引導各單位和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嚴格出版質量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的精神食糧。
(四)全力保障“課前到書”政治任務順利完成。面對年初河北省部分地區嚴峻的疫情形勢,集團公司上下緊緊圍繞課前到書和疫情防控“雙重政治任務”落實好各項工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點趕工期,精益求精抓質量,克服種種困難抓配送,通過強化編輯、印刷、發行各環節協調聯動,第一時間建立健全專項工作機制等舉措,盡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做好送書到校、配書到生工作,圓滿完成春秋兩季“課前到書,人手一冊”政治任務。同時,積極提升服務教育水平,認真做好國家課程教材修訂送審有關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教學用書產品體系。在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評選中,集團公司1種教材榮獲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3種教材榮獲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情況
集團公司堅持以“四名工程”建設為抓手,立足在主題出版、文藝精品、教學用書、少兒文學等領域的優勢,緊緊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持續推進出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優質內容供給,提升文化服務水平,以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一)全力做好主題出版工作。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紀錄小康工程”和黨史學習教育等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及重要時間節點,以及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加大題材、角度創新力度,組織策劃了一系列高質量的主題出版選題,其中《最美奮斗者》叢書、《勞動贊歌》《中國高鐵巨龍飛騰》《科學報國—功勛科學家的赤子心》入選中宣部2021年度主題出版重點選題目錄。加大推進力度,強化調度督導,緊扣時間節點推出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歷程》《百年科技強國路》《一個女孩朝前走》《銘記—我的小康志》等一批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重點主題出版物,在廣大讀者心中唱響了主旋律,傳遞了正能量,為慶祝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了濃厚氛圍。
(二)傾力打造高質量內容產品。集團公司緊緊圍繞“出好書、出精品”目標,積極構建增強選題策劃能力、增強編輯生產能力、增強宣傳營銷能力的“三增強”發展模式,形成了內容精品迭出的生動局面。《中國民間文學史》《人民的藝術—中國革命美術史》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提名獎;《一個女孩朝前走》入選年度“中國好書”,同時3種出版物入選“中國好書”月度榜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建設》《紅色記憶里的博物學》《中國高海拔宇宙射線研究》《綠色奇跡塞罕壩》等一大批優秀文化精品分別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項目、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等國家級重點出版項目;《文化鄉村》等30種出版物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培養孩子“陽剛之氣”的系列兒童文學讀物深受廣大家長和小讀者們的好評,其中《特種兵學?!?/span>全年銷售260余萬冊、碼洋6400余萬元。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特色報刊品牌,旗下《河北青年報》《思維與智慧》《快樂作文》《語文周報》《少兒科學周刊》等報刊在認真履行媒體社會責任、持續強化提升內容質量的基礎上,依托品牌資源積極策劃主題活動,拓寬經營渠道,打造運營的“青年說”“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語文周報”杯書法征文活動等產生了廣泛社會影響,媒體融合成效進一步凸顯。
(三)持續完善一線文化服務支撐體系。為進一步傳播燕趙紅色文化,多維度講好革命故事,在省委和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建成紅色書屋280余家,在歌曲《團結就是力量》的誕生地西柏坡鎮北莊村建設了“團結書屋”,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啟動了27家新華書店賣場的升級改造,認真做好農村出版物發行網點、校園書店等特色網點和啡頁書咖、“新華·小桔燈”繪本館等新華書店子品牌建設運營,成功舉辦第九屆全國出版物館配館建交易會暨河北省首屆館配會,有效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積極構建社店聯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營銷體系,不斷優化完善“新華優選”等電商平臺服務功能,策劃組織主題營銷活動,各平臺銷售規模和影響力持續增長;發揮短視頻傳播優勢,精選集團公司知名骨干編輯出鏡推薦冀版好書,制作了24期“名編薦書”,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該欄目已入選河北省互聯網傳播精品生產扶持項目。認真籌備參加深圳文博會、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等展會活動,成立北京出版交流中心并開展了系列出版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了集團公司品牌影響力。
(四)加速推進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一是加速融合出版中心項目建設。該項目是集團公司“十四五”期間統領全產業鏈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的基礎性項目,已納入河北省“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全省“文化產業發展重點工程”。首期融合出版體驗中心建設已經完成,“冀知”平臺建設、冀版中小學國家課程數字教材開發等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二是項目運營管理機制不斷優化。強化系統性思維,持續優化完善集團公司層面平臺建設、利益分配、評價考核等融合發展保障機制,組建專家咨詢團隊,強化干部職工專業教育培訓,為順利實施項目建設運營提供了堅實保障。三是持續升級和完善融合發展產品線,以融合出版中心項目建設為契機,做好精品數字項目的開發和遴選,《匠心》《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全集》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音像電子網絡出版物提名獎,《智障兒童無障礙輔助教學融合出版云平臺》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工程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項目??茖W運營河北教育資源云平臺等在線平臺,負責河北教育資源云平臺運營的冠林公司在第十一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上榮獲“優秀服務供應商”稱號。四是精心抓好河青融媒體矩陣、“北洋之家”等新媒體平臺建設運營。河青融媒體矩陣粉絲達到2522萬,全年閱讀量達315億人次,媒體影響力、公信力持續提升。全年“北洋之家”30余篇原創文章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共青團中央、學習強國等國家級新媒體平臺轉發,兩篇文章入選中央網信辦評選的“百篇網絡正能量文字”。積極探索“媒體+出版”模式,利用新媒體平臺品牌資源優勢策劃推出的多部圖書或選題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新聞出版署“十四五”重點出版規劃和國家出版基金等項目,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五)出版“走出去”取得積極成效。集團公司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成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等為抓手,積極策劃推出了一大批外向型產品,全年39種出版物實現版權輸出。在第28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集團公司組織旗下11家出版傳媒單位、1300種高品質出版物、10場精彩的文化活動集中亮相,會上《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叢書》《太極拳文化與健身》《“一帶一路”上的埃及故事》《敬獻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經典圖像志》等多種出版物簽訂版權輸出協議或達成合作意向。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國文化對歐洲的影響》一書入選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選題目錄,目前已就該書的英語、葡萄牙語及德語3種語種達成了出版意向。在2021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評選中,集團公司旗下花山文藝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3家單位入選百強榜單。
四、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做法
(一)持續完善精品出版保障機制。一是修訂完善了集團公司《精品出版物獎勵辦法》和《精品出版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增強對精品出版物的資金獎勵和扶持力度。二是引導各出版單位深化實施項目制運作,鼓勵其結合自身優勢統籌配置編發人員組成項目組,通過優化激勵機制和完善實施流程,將選題、策劃、設計、編輯、宣傳、營銷和售后一體化推進。通過項目制運作,《勞動實踐》全年發行近600萬冊,覆蓋河北、湖北、江西等省份,“童年中國書系”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版權輸出到俄羅斯等國家。三是指導各出版單位全面落實編輯分級管理和考核機制,對編輯業績進行量化考核,與個人薪酬、榮譽評比等直接掛鉤,打通編輯人員在企業內部的成長通道;修訂了集團公司《精品出版、印制、發行獎勵辦法》,對2020、2021兩年的精品出版、印制、發行工作進行表彰獎勵,組織開展了“名書”“名編輯”等評選活動,引導鼓勵廣大編輯人員堅持讀者導向,深挖名家資源,努力生產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二)嚴格落實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雙效統一的相關考核評價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我省關于社會效益考核有關工作部署,嚴格對標對表中宣部對圖書出版單位、報刊出版單位、新華書店社會效益考核辦法,持續完善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考核評價機制,與各單位負責人薪酬掛鉤,出版和報刊單位雙效考核中社會效益指標占比達到60%,新華書店為50%。在2021年中宣部組織的全國538家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考核中,集團公司所屬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排名第三。
(三)持續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一是持續提升內控管理水平。編制印發了集團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科學制定相關經濟指標,并督導各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制定修訂了30余項企業黨建、財務管理、出版管理、項目管理、選人用人等方面的規章制度,不斷強化制度執行檢視,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了堅實保障。持續推動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不斷優化財務業務一體化管控機制,強化數據、趨勢分析和風險預警,深入開展審計和黨委巡察發現問題整改提升、內審提質增效活動,內控管理水平持續增強。二是全力防范化解風險。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企,通過建章立制、宣傳教育等手段,使依法依規依程序開展工作成為企業的全員自覺;積極穩妥推進歷史遺留的大額經濟糾紛處置,合理壓減公司管理層級,完成了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公司制改制,企業抗風險能力和運行質量進一步提升。三是持續推進企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全系統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完善應急處置預案,持續增強網絡安全防護水平;做好財務管理系統和審計管理系統建設,實現了財務系統與出版ERP系統、發行ERP系統的數據對接,有效提升了企業內控管理效能。四是統籌做好安全生產、信訪穩定、保密機要、值班值守等相關工作,營造了安全穩定的企業發展環境。五是扎實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堅持深化拓展“愛出版、作貢獻,干成事、出亮點”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推動積極向上、擔當實干的企業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突出國有文化企業擔當
一是積極助力全國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在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積極發揮行業優勢助力疫情防控,緊急修訂防控科普讀物向社會免費公布,依托自有數字資源平臺免費向廣大師生提供優質在線教育資源,使用人次超過2069萬;統籌旗下信息宣傳平臺集中開展“抗疫”報道,累計推送相關稿件5480篇、總閱讀量達13.56億人次;依托內容和渠道資源組織開展豐富的線上文化活動,惠及讀者415萬人次。二是深入開展新華書香節、閱知行和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惠民書市等文化惠民活動,惠及群眾超2400萬人。承擔了河北省援疆建設任務,并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圖書館捐贈價值20萬元的出版物。積極參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公益捐贈、捐資助教等活動,向全社會捐贈價值430多萬元的現金及物資,充分彰顯了國有文化企業的責任擔當。三是按照上級有關要求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出資2000多萬元,助力張家口陽原縣及2個村、承德市1個村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集團公司1個駐村工作隊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1名同志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集團公司在2021年度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中獲得“好”的等次。